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环境设计论文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这个学校的设计是想将这一个新校区建造成为英国的一个生态建筑范本。总体是将一个废弃的工厂变成了一个富有生机的校园。基地的整体组织与利用是这一项目的首要考虑,重点是1.3万平米的人工湖,把它作为郊区和新建筑的缓冲体,是城市中的一处新“绿肺”。对于这一水体设计,尽量避免人工的痕迹,营造一种自然的状态,通过建筑边缘的雨水回收,培育水生动植物净化水质和水体循环减少人工维护。校园设计所采用的通风系统是热回收低压机械自然通风,它是在首先利用自然风的基础上辅助机械通风,这一系统是试行系统。这一校园设计是一种新的系统尝试,既考虑了生态性,又考虑如何将环境,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亲近自然的环境设计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人、环境和自然的关系,设计要在创造舒适的小环境(人工环境)的同时,又要保护好大环境(自然环境)。在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看来,像光、风、水体这样的自然要素只有当他们从外部自然界汲取出来,并引入建筑内部时,才具有意义。片段的自然要素恰可让人小中见大,一叶知秋,联想到整个自然界的存在,而同时,建筑本身的主体性却丝毫未受到影响。在安藤的很多作品中,如住吉的长屋、光的教堂、熊本县古墓博物馆等,都能或隐或现看到他对壁体开口的青睐。安藤在墙壁之间开口的应用并不是为了让墙壁更美观或者是使墙壁更具个性,而是想表现一种完美比例的空间流动。通过光影流动、风雨变幻使空间中具有时间和自然的存在。这种手法也使原有的混凝土硬质空间更具自然的感受,作为和空间之间的纽带近之间的关系。安藤认为,神圣和自然存在一定关系,安藤所创造出得自然和生态自然是不同的,他创造出的空间关联的是人造和建筑化的自然,当风、水、光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他们就具有了一定神圣感。

三、让人们生活在自然生态的环境里

(一)利用自然环境摒弃不考虑原有建造周围环境的方式,首要考虑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能起到的效用,尽力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和原有建造技术。

(二)应用自然光理查德•罗杰斯说,“建筑是收纳光的工具,就如同沟渠捕捉雨水一样,光需要使其得以展示的建筑。”自然光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气氛,还可以实现照明的功能,节约人工照明的成本。

(三)利用太阳能等可循环资源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有着其他能源无可比拟的优势——取之不尽,无污染,所以太阳和风一定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建筑表皮和通风系统。

(四)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设计采用比较多的一项简单成本低的措施。自然通风的主要作用就是替代空调制冷。

(五)运用自然要素改善环境的小气候比如,在办公室设计中,根据人行流线、工作顺序、人员关系等随性的布置家具,室内空间布置绿植,改变传统的冷漠、单调的状态,更像在家里一样轻松。这样的办公室不但能改善办公室内部的小气候,而且能缓解压抑气氛,让人放松神经,改善人际沟通,使办公室洋溢一种青春向上的活力。

四、结语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学生虽然完成了基础课(形态构成)的学习,但是由于课程的短时性(4~6周),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尚处于懵懂阶段,需要一个思维转变和提升的过程;第二,学生虽然已经完成了设计表达基础课程(描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但是由于课程的阶段性(4~6周),导致学生在结课后往往不能自主练习,将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转换成设计图的能力有待提升;第三,由于受到眼界的限制,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意识仍有欠缺,设计往往重表现轻内涵,使设计内容的时代感与创新性仍然有所欠缺。

二、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理念

打破简单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根据学院二类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将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如实表达这一思路作为低年级专业课的整体理念,强调立足于扎实基本功的创新能力培养。

2.课程设置的微调与改革

合理的课程搭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理论支撑。低年级的设计类课程应该从设计规模出发,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如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同时,辅助类课程如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类课程等,也应该配比合理。

3.教学环节的改革

传统教学多设置了课题讲授、调研、设计、绘图等环节,大同小异,如出一辙。针对课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环节、方式、内容、学时,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环节与内容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针对性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本功问题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借鉴可以打开眼界,有审美能力、懂欣赏是今后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作业设置环节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总结前人先进的经验并为我所用,以解决学习中的设计前沿性问题。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环节内容和比重的改革尤为重要,具体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设计课程的初始阶段,可以增加经典设计案例讲析、临摹环节的学时;调研环节可在课程之初和中间阶段分别设置,便于合理调整设计方案。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不断更新课题,紧跟时展的需要,设置新颖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课题。如,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可以将信息时代的设施设计作为设计课题,引发学生深刻的设计思考。同时,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强观念和方法的传授,强调设计从灵感、构思到概念化、细化的连贯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强调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5.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简单的作业评定方式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设置阶段性环节,将讲评、表现、构思、模型作为各环节的重点评价对象,使课程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积极性,并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作业。

三、结语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设计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然而,其目前在教学培养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现有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也无益于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亟待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二,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课程之间相互孤立,缺乏有机联系,如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建筑构造设计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寻都会使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单薄,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会日益丰富,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缺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静态的知识信息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而成为束缚学生独立思考的枷锁,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设计方法简单落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环境设计专业更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实现设计强国的梦想。环境设计教学应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教学模式,用于专业设计教学实践。教师要参考国家教学改革课题成果,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研究适应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用于具体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环境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

二、研究性教学改革内容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1个人空间实验室研究。

试验共得到97组数据,其中男生作为被试者,有55组(男对男24组,女对男21组);女生作为被试者,有52组(男对女23组,女对女29组)。1.1.1个人空间距离的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主试从正前方走近被试时,当被试喊“停!”的前1~2s内,很多被试有一个后倾的过程且伴随着皱眉,好像是前面有一股气流袭来一样,其它方向皆有这种反应,只是主试从前面走近时最强烈,从后面走进时最微弱。如图1,正左和正右方向的距离明显有差异,且左边距离明显大于右边距离,这是因为大部分的被试为右利手,他们能很好控制右边的事物,能对右边的不利事物进行有效反击,因而觉得右边更具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被试自己却不知道,更像是一种内隐的集体潜意识,故距离就小;反之,左边距离就相对较大;正前和正后方向的距离明显有差异,且前边距离明显大于后边距离;正后距离存在被试差异,即部分被试正后距离很大,甚至超过了正前距离,部分被试则几乎为零。有研究认为这与被试的安全感有关,即安全感高的,正后距离几乎不存在,主试可以无限靠近;安全感低的,总觉得后面有潜在的危险,其需要的空间距离就大。1.1.2不同性别在试验的差异分析。1.1.2.1当被试者性别固定时,不论接近他的主试者的性别如何,其气泡形状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男生为倒卵形,女生则为椭圆形。这说明个人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不太变化的,但会根据接近他的人的不同而调整其大小。1.1.2.2当主试者变成异性时,不论男女,其个人空间会变大一圈。这说明同性之间的防卫会少些,沟通交流应该比异性的障碍小。1.1.2.3整体看来,女生比男生的个人空间大一些。由此推断,这源于女性天生的性格及生理因素,使其缺少安全感,故其防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会多一些。1.1.3影响因素分析。首先是性别,由于本身的生理因素影响,及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原因,是造成允许陌生人最大接近其距离远近的主要原因。另外,加上个体的种种差异性。其次,主试者虽然是陌生人,但由于性别,亲和力,衣着等第一眼印象好坏的原因,造成了当被试者不变时,面对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实验结果是受到主试和被试者的共同影响,相互作用的。1.1.4个人空间在实际中的应用。人际距离包括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45~75cm)、社交距离(75~120cm)、公共距离(120~360cm)。在进行园林设计会经常遇到个人空间的问题,如桌椅的设计需要了解不同人群的适当谈话距离;教室中讲台与第一排座椅的距离;绿地中座椅及其他设施的尺寸、形状、朝向及其与道路的距离等。

1.2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52%的认为最为私密的空间为林场,36%的人认为的私密空间为主楼后绿地。林场作为实验基地,具极高的植物覆盖率,这说明公共空间的私密性与空间的使用者多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较高的私密性,给人以安全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的暗示。林场这类型的空间具双重性。得到36%支持率的主楼后绿地同仅得4%支持率的熊猫园位置临近,其周围环境也基本类似,皆是建筑所围合形成的空间,虽然熊猫园四面都是建筑物,但由于包围其的皆是学生公寓,不间断的行人通过和植物遮挡相较主楼差。而主楼后的绿地,虽然仅有三面建筑物的包围,但由于非上下课时间行人较少,大片的杜松,白桦的遮挡,形成了比较受欢迎的私密空间。由图2及其他调查数据可知体育场是了感到不适最低,且最常活动的场所。校园作为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其为学生提供的空间皆是公共空间。而体育场作为可以让大家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而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可以推测目前校园中大量的使用者与校园的最适容纳并未形成和谐的关系,在校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场所并非是具有私密性的空间,而是足够的个人空间,足够的可进行集体公共活动的场所。

2结论与建议

2.1通过实验和观察法得出每个人都需要个人空间,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大约可看作直径为一米的圆柱体。

2.2学生很喜欢可活动的开敞空间,同时作为可进行亲密交流的私密性空间亦是不可缺少的。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通用设计中的使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设计应当适应广泛的个人能力和爱好,让人们在使用方法上可以进行选择。例如,左右手都能够使用。(1)商业停车系统设计可实行车种归类停放。配备不同的操作模式用以供应不同的人选择,每种操作模式针对某一类型的人设计,不仅针对性强也更加好用,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完美的服务是通用设计中良好的适应性的标准。(2)商业停车系统设计可运用立体停车模式。通用设计对可调节设计的释义就是如何让一件产品能符合更多人的使用需求,用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产品有可调性。(3)商业停车系统设计可采用智能导航技术。通过对通用设计的互动式设计理念进行思考,在商业停车系统的停车位上加入智能导航系统,当人们找到停车位进行停放车辆时,装在停车位的导航会通过语音提示来告知车主停靠位置是否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停车位置,在停好车辆后进入商业区域消费。

2信息准确性原则应用

通用设计的信息明确无误原则指的是不管环境条件或使用者的感官灵敏度如何,设计都可以向使用者传达有效和重要的信息。通过图形、语音、触摸等不同方式的重复表达基本的信息,并保证基本信息的易读性,与背景的反差性能够用描述的方式将要素予以区分,便于向人们发出指示或口令,在对感官灵敏有限制的人群也可以提供兼容的其他装置或技术。(1)商业停车系统设计内的网络信息化。运用WIFI无线网络进行上网沟通,若将城市商业停车系统内覆盖无线WIFI网络,让停车等候的车主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功能实况搜索到停车系统内的状况。另外,现在人们都喜欢用手机APP下载各种软件。例如,各类商家的优惠劵、导航地图等等。(2)商业停车系统设计中的相合适宜化。所谓的相合适宜化意思是指在设计的考虑之初要注意事物与事物之间方向、空间,位置排布上的相合。运用通用设计这一原则在设计中时刻考虑到商业停车系统设计的相合性问题。(3)商业停车系统设计里红外线感应技术。通用设计的提示反馈设计指的是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得到明确的提示并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反馈出来,以避免或减少失误。将红外线感应功能装置在城市商业停车系统设计中,通过提示反馈传达给用户,从而给前来商业区停车的所有人群提供更加高性能的便利快捷的服务。

3容错原则的应用

通用设计中的容错原则指的是设计要将危险以及因意外或非故意动作导致的负面后果降到最低。通用设计容许错误这一原则分有四个方面,即可恢复性、安全性、警示性及防护性设计。

4结语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1.1商场商场购物中心的使用者是顾客和工作人员,噪声峰值多出现在周末、休息日、促销日,噪声在一天当中的峰值出现在10点~16点之间,噪声的类型属于综合型,以人的交谈声、广播声、机械设备声为主。另外由于商场空间的商铺和商场的中庭空间容积较大,混响时间长,噪声类型复杂,所以在进行商场声环境设计中既要控制混响时间,也要控制噪声值。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仅对住宅、学校、医院及旅馆等四类建筑中的主要设计和噪声控制做了规定,对商业空间声环境标准并无具体要求,根据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对商店建筑的设计规定和大型购物商场声环境的实际要求,商场营业厅的背景噪声值应控制在55dB~60dB,合适混响时间在2.0s~2.5s之间;商场的办公厅在55dB~60dB,合适混响时间在0.5s~1.2s之间[5]。

1.2候车大厅候车大厅的使用者是乘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时间为全天,噪声峰值出现在检票口、行李托运处、列车进站时段,噪声的类型属于综合型,以人流噪声、列车噪声、广播声以及它们的反射、散射声为主。由于候车大厅的空间维度大,混响时间长,噪声形式多样,所以在进行候车大厅声环境设计时要考虑混响时间、噪声值、线性人流噪声、扩音系统语音传输等因素;根据我国GB50091—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对候车厅空间的实际要求,线下候车厅的背景噪声应在60dB~70dB,混响时间应在2.0s~2.5s之间[4]。

2非观演型室内声环境设计要点

2.1隔声设计通过隔声设计可以有效控制空间的噪声值,以教室的隔声设计为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总体隔声、直接隔声和间接隔声。1)在建筑的总体隔声上,应考虑将运动场、游戏区域设置在靠近交通干道处,缓冲环境噪声对教学区域的影响;将大型的机械设备远离教学区,如条件不允许应在设备周围做好吸声降噪措施。2)直接的隔声措施:安装隔音门窗、设置声屏障控制噪声值。声屏障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的阻挡高中频噪声,对声影区内的建筑起到了噪声保护的作用。一般的做法是采用透明PVC或金属板材,表面也可以设置吸声层,起到吸声和隔声的双重效果。以东北林业大学的丹青楼靠近征仪路一侧,通过声屏障设置,又可以有效避免噪声的直达声,仅有低频的绕射声对教室产生影响,图1为声屏障的减噪原理。3)间接隔声措施:在封闭的公共走廊及楼梯间顶棚设置吸声系数大于0.50的吸声材料或在墙裙以上部分设置吸声材料,可以降低教学楼内的噪声值。楼层隔音上可以采用在教室楼板之间铺设弹性材料或直接在地面铺设消音地板等。

2.2吸声设计吸声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空间构造设计、吸声构件设计、材料的选用和搭配。办公空间的主要设计手法表现为:1)办公空间的构造设计:由于空间基础构造是稳定的多面体,所以声音的反射面是固定的,通过增加反射面,可以削弱噪声,达到减少混响时间的作用。为打破空间固有几何形态划分空间结构,可采用格子间或吊顶的交叉造型衰减噪声、过度声级,摆放固定配置增加声音的散射面并消除定向反射以及噪声的聚焦。2)办公空间吸声构件设计:大跨度的办公空间可以采用吸音天花板,具有便于操作,施工方便,吸声系数在0.50~0.60的吸音天花板适用于封闭式的办公环境,开放式办公室需要采用吸声系数在0.70以上的吸音天花板,图2显示的是其吸声原理。除吸音天花板外还可以采用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组合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墙面铺设吸音板材、设置绿植隔断等。3)办公空间吸声材料的选用上要保证符合办公环境沉稳安静的气氛,颜色搭配以黑、白、灰、绿、棕等颜色为主,在需要加强吸声的区域如打字复印室,设置共振器、加厚帘幕、吸声吊顶等。过于光滑的表面容易使噪声反射量增大,所以墙体和地面材料应选用粗糙的材料,针对特定区域的中高低频带使用不同性能的吸音材料,在达到一定面积后就可以增加空间的吸声量,降低混响时间。

2.3界面设计各个界面装饰效果的组合形成了整体的空间感受,界面装饰的色彩、质感、灯光效果是形成界面印象的主要因素。在进行非观演型空间的声学设计时要尽量考虑界面的装饰效果,运用平面和立面的构成原则,还要考虑空间的特殊性。以商业购物中心的中庭空间为例,由于中庭空间较一般空间要高,在进行声环境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空间层次感,如在顶棚悬挂空间吸声体或垂吊型灯具,既能给整体空间带来装饰感,又能增加声音的散射面,吸收噪声。以幼儿园的游戏教室为例,在进行声环境设计时就可以综合界面装饰“趣味性”的要求,采用多色的座椅,质地柔软的带有彩色图案的复合吸声地板或泡沫地面,摆放大型的积木、玩偶、室内滑梯等,从颜色、质感、吸声、防滑、防摔、趣味性多方面入手营造活泼的界面设计。

2.4人流导向设计在观演型空间中人作为声学因素起到了吸声的作用,而在非观演型空间中人虽然也有吸声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作为噪声源存在,行走、交谈、购物都是在释放声波,这种“流动噪声”的作用在商业用途的空间中更为突出。以购物空间为例,针对“流动噪声源”的特点,在进行声学设计时可以采用划分区域设置消声措施,对噪声值高的区域单独设置悬吊吸声体,如在休息、餐饮区定点设置消声器、空间吸声体、人行通道上方设置吸音构件、商铺的门窗采用隔音措施等。在进行声环境的人流导向设计时,要将人引领至有吸声构造的区域,降低人的噪声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顶棚的吸声结构要对应人行通道,如果在实际的营业中经常对商铺的位置进行改造,相对应的吸声构造也应跟着改造,或者在进行顶棚的吸声构造设计时采用容易拆卸、可以多次安装使用的结构。

2.5声场布置声场布置是控制混响时间的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包括噪声源的控制、消声设备的放置、规划声场空间三个方面。根据空间功能确定设计依据,再由混响时间的要求和赛宾公式可以求得最佳的房间尺寸来划分声场和空间的大小。不能够进行分割的空间可以使用软隔断如隔断、固定摆设等。1)噪声源的控制:首先要确定声场噪声的主要类型,对声音源的方位、影响范围、频带高低进行总结,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噪声源则应整体考虑空间效果,得到合适噪声源控制方法,在需要进行扩散和散射的方位分别设计吸声构件。2)消声设备的放置:根据施工要求将隔音构件、消声器、空间吸声体等消声设备摆放在准确的位置,并注意与其他管道设备位置的摆放不要冲突。采用悬吊式消声设备时要考虑构件本身的自重,保证施工和使用的安全。在多个消声设备排列时要考虑声场的整体效应,如声场有交叉的区域可以减少消声设备的数目,避免浪费。3)规划声场空间:以办公空间为例,可以利用室内绿植或园艺将办公空间划分出休息区和工作区,将噪声集中在休息区并集中做好降噪处理;若办公区域和厂房比邻或者上下层时,在声场布置中更要做好厂区的降噪声场布置和办公区的隔音声场布置,保证互不干扰,可以利用公共走廊、储物间、备料间作为噪声缓冲区,过渡工厂作业噪声对办公区的影响。在保障最佳房间尺寸的同时,兼顾办公便捷性,如没有改造房间大小的条件,可采用软隔断的半高柜、屏风、珠帘等实物进行空间划分。

2.6声、色、光、热、美的统一设计空间声环境设计是存在于整体空间设计中的,在进行噪声处理的同时,要考虑空间的色彩设计、环境设计、建筑热设计等,同时还要考虑业主的文化底蕴,体现文化风格,形成空间概念。非观演型建筑的功能与观演型建筑相比功能要求较多,为满足声、色、光、热、美的统一设计,就要求声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综合考虑各项设计依据,运用艺术手段结合施工工艺达到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统一。

3结语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图形元素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在环境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环境设计中,图形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图形元素要以大众所熟知的普遍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认知方式出现。但是,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图形元素就会以一种标新立异的独特形式出现,以达到创新的目的。下面我们就对图形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作简要说明。

1大众所熟知的普遍形式

在环境设计中,图形元素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一定的主题。为了达到这个设计目的,环境设计中一般采用的图形元素形式要为一般大众所熟知,这样环境设计才能达到特定的目的,这个设计才算成功。例如,对于中国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一般会带有明清时期色彩的家具,还会有屏风、牌匾、盆景、花鸟虫鱼以及古玩字画等。而对城市广场这类公共场所的环境设计,则从广场喷泉、广场公共设施、广场绿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对于某些饭店环境的设计,则从食物图片、桌椅、菜单甚至服务员衣着等方面着手设计。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主题,环境设计的侧重也就有所不同。无论是哪类环境设计,都要围绕所要表达的主题,用一些大众所熟知的普遍形式进行设计。如果要对一个明清时期的室内进行设计,却选择一些跟饭店有关的图形元素来设计,可能就会影响设计信息的传递和主题的表达。

2通俗易懂的认知方式

在环境设计中,通俗易懂的认知方式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一定的主题。在环境设计中,应该选取那些通俗易懂的认知形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达到设计者的目的。例如,中国节约用水的标志是用一只手托着一滴水,从而传递让人们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的信息。某些饭店的招牌上用小鸡(大盘鸡店)、面条等标识,告诉人们这里是饭店,简单明了。在某些区域中车辆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一个喇叭上斜着划了一道红色的线,表示不准在这个地方鸣笛。公共卫生间门口的标志分别用男女图像来表示,让人们来区分男女卫生间等。在这些环境设计中,图形元素的认知方式通俗易懂,含义简单,无论男女老少都能看懂,这样的环境设计才能更好地传达出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如果环境设计中的图形元素的认知方式晦涩难懂,使大众在认识上有难度,或者图形元素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图形元素的作用和达到设计者的设计目的。

3图形元素标新立异的独特形式

正如上文所叙述的那样,图形元素强调为大众所熟知普遍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认知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环境设计中,就会在色彩、材料、造型以及工艺等方面“求异”,以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美国著名建筑意大利广场。意大利广场是美国新奥尔良市的一个广场。在这个广场建筑的设计中,作者通过一些图形元素的独特组合,使得意大利广场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在意大利广场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图形元素的拼贴和组合手法,通过对一些常式的物体加以改造和变形,从而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例如,在意大利广场的设计中,对于柱子、柱头以及拱门等建筑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有的是把一些柱子和拱门等部分涂上颜色,有的是把建筑中的柱子和柱头用不锈钢包裹起来。意大利广场中央的设计更是妙不可言。水池中间是一个由大理石、卵石等砌成的岛屿,岛屿的形状是意大利的地图。通过图形元素的组合和排列,使得整个意大利广场既古又新,既俗又雅,既传统又超前。正是这种具有创意性的图形元素的拼贴,才使得这个广场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成为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二、图形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图形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丰富多彩。有的环境设计是对图形元素的直接运用,有的环境设计是以图形元素为基本元素进行设计,有的环境设计是透过图形元素来传达主题寓意等。下面我们就对图形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介绍。

1环境设计中对图形元素的直接运用

在有些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对图形元素直接进行运用。所谓图形元素的直接运用是指环境设计的作品本身就包含着图形元素。例如,著名设计师高文安的办公室原先是一个破旧的厂房。高文安通过改造,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设计公司。这个公司的地面和墙面都是由百年枕木构成的。据说这些枕木都是清朝末年修建川汉铁路所用的,后来才被废弃了。这些枕木就象征了那段历史,看到枕木上的文化印记,人们仿佛感受到了那段沧桑的岁月。这种具有特定文化含义图形元素的运用,使得环境设计能够透过形状而感受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2环境设计中以图形符号为基本元素

在有些建筑的设计中,设计者把一些特殊的图形符号作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元素,通过这种图形符号的特别之处来达到创新的效果。例如,光之教堂的环境设计就是通过十字架这个特殊的图形元素而创造了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奇迹。光之教堂是日本大阪的一个教堂。这个教堂是在原先一个小教堂的基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在这个教堂的环境设计中,设计者通过一些特别的改造和特殊图形的利用,从而使光之教堂在许多教堂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已的特色。光之教堂的名称由来就与这个教堂设计的奇妙之处有关。设计者根据太阳的光照,在建筑物上留出一个“十字架”形状的洞口,阳光就通过这个“十字架”切口照射进来,使得教堂内形成一个由光线聚集成的十字架。光之教堂便由此得名。众所周知,十字架是教会的典型标志物,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教堂的主题,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3环境设计中透过图形元素来传达主题寓意

在环境设计中,有些设计中含有图形元素,通过这些图形元素以委婉的方式来传递某种主题寓意,从而达到设计者的目的。例如,中国苏州园林博物馆的设计,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在外观上,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保持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特色,与周围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经典代表作相协调。但是,苏州博物馆屋顶与古典园林有着很多不同的图形元素。现代式的顶棚体统和金属遮阳片等现代化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屋顶采用石质结构和玻璃相结合的形式,自然光可以透过屋顶照射到展区,使展区内部显得光亮,玻璃屋顶下面还设有金属遮阳片形成隔离层,这样就可以过滤一部分阳光。新馆主体部分没有设墙,可以按照陈列需求灵活增减隔断。虽然苏州园林博物馆内部充分使用新科技和新材料,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但是它仍然蕴含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气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结语

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旅游环境设计已经成为旅游产品塑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主题公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小品、娱乐空间等方面都不乏其运用的场域,并呈现出非凡的价值。

(一)魔幻现实主义设计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是通过读者阅读文本在大脑中形成画面,魔幻现实主义的影视作品及绘画则直接以画面的形式呈现于观众的视觉,而魔幻现实主义的旅游环境设计则要实现真实的场景化设计并与游客产生互动,它颠覆了游客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体验认知,通过夸张、荒诞、奇异的手法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的路径,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产品价值与文化价值。例如,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风靡全球,随后被拍成了电影,再延伸至主题公园被游客所消费,三种形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魔幻现实主义在旅游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凸显旅游设计的独创性和创新性,使得旅游资源得以升值,为旅游环境增加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通过以下一些特性表现出来。1.独特的审美性魔幻现实主义的旅游环境设计以超凡、玄幻、奇异突破习惯的常范,突破之后的新整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的审美空间,如亦真亦假的场景、戏谑幽默的互动。比如,一张画中的湖水能够流出画面的情景设计可为游客打造出获取趣、理、知多种体验的理想空间和氛围,增强游客的观感和体验。2.突出的神秘性游客对景观中蕴藏的具有神秘感的信息感兴趣,旅游地产品越神秘、越陌生、越新鲜就越吸引人。魔幻现实主义环境设计就是要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现实与神话,现实与梦幻相杂糅,塑造独特的带有神秘特质的景观无疑与旅游中人们对于未知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相契合。横店影视城的梦幻谷景区就是一个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案例,其虚拟的火山喷发与山洪暴发极具震撼力。幻境景观,它能给游客带来惊奇的体验,满足其猎奇心理。3.另类的符号性传统的旅游环境设计大多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现实,然而,魔幻现实主义却打破传统,以“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传统精神与现代手法结合,由此可以提供更加多样的符号形式。旅游地空间感知形象常常就是一系列空间标志性景观的符号化结构。使实物附有灵性和活力,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魔法元素融合成为现实,突破设计的金科玉律,创造另一种“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现实,比如以神魔的巨口作为大门入口,以魔幻化的旅游产品符号性显现出个性的魅力,给游客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4.奇幻的浪漫性在旅游者心中,往往追求旅游地的浪漫性、理想性、诗意性。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时空交错的手法,在旅游场域中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体验情节和场面变得更加生动,实现对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让游客看到渴望实现的却又不能实现的浪漫世界。一个极为普通的现实世界可以转变成人们梦想中的旅游天堂。赋予神话、传说怪异的寓意,使其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意犹未尽,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营造浪漫世界。比如,迪斯尼公主城堡的体验之旅及“灰姑娘”式的婚礼。5.超强的刺激性魔幻与激情、刺激、冒险本来就存在高度关联性,魔幻让感触倍增,魔幻让情感更加强烈。旅游产品的魔幻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奇异、非同寻常、夸张、梦幻和另类体验等,这些理念用于旅游开发设计中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或优美与崇高统一,或壮美与神奇合一。很少有哪种设计形式具有魔幻效果的强度刺激性,甚至能够让体验者的精神状态达到极点的激奋,从而深深地吸引旅游者。比如,以“鬼屋”主题为典型例子,大胆地把酒店和鬼文化结合,打破常规,游戏于恐怖与叛逆之中,呈现地狱与天堂的巨大反差,令住客永远难以忘怀,特别吸引追求个性与刺激的年轻人。6.非凡的动态性突破规范的限制,创造性地设计人性化的、互动性的景观环境,产生独特的情景化效果。打破传统静态欣赏景观景象的旅游方式,使游客置身魔幻的场域之中,可以触摸神奇魔幻的现实,感受真实的惊险刺激,增加游客的体验程度。也许你可以跟“太空人”对话与交流……在奇幻世界里感受不一样的情景。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线索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环境设计的表现形式,为旅游环境设计增加创新思路旅游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全景式活动,魔幻现实主义可以藉此从多种视角切入,在旅游环境设计中发挥独特作用。一个设计高明巧妙的旅游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体验和消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正是提供了无限宽广的设计场域,千篇一律的自然风景或多或少地都会让人乏味,中国的旅游环境设计总体上是“现实”有余,而“魔幻”不足,魔幻的出现彻底吸引了挑剔者们的眼球,让原本看起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因为魔幻的出现让人感触倍增。借鉴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手法,引入旅游环境设计,可以提供多种创新思路。1.魔幻化“魔幻”手法的独特运用,以古怪的想象、怪诞的描写、奇特的比喻营造出神奇的艺术效果。[1]把现实魔幻化,让旅游环境充满奇妙的景象,可以从视觉上给人们许多幻想,让旅游环境更加美丽迷人或惊恐异常。比如狂欢节与化妆舞会等。2.荒诞化为了展现某地的“神奇现实”,经文化的提炼、抽象、夸张、异化后表现出来。这种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荒诞手法,实现游客的深刻体验与思考。比如,将无生命的物体像生命体一样动起来。大树如虎行,山石如人般行走……3.陌生化即用“熟悉的物体创造不熟悉的梦境”[2]P362,将现实的生活奇异化,甚至不可预测,即脱离常规。借助陌生化手法使游客强化感受,体验奇特,创造出不一样新鲜感。旅游就是求新求异,陌生化是常常采用的手法,以克服太简洁、太直白、太传统、太没技巧的状态。比如把远古的情境或火星环境引入旅游活动与娱乐环境设计。4.神话化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景结合起来。现实或许平淡无奇,让游客具有一种“降妖伏魔”的本领,有时变现实为神话,有时变现实为梦幻,有时变现实为荒诞。魔幻让人的心灵获得更多的新鲜体验,让人情感丰富。5.象征化设计耐人寻味的象征性情节,思考现实世界!增加设计内容的文化内涵,使得看似单调的设计蕴含玄机。比如传统建筑的创新设计,让游客去感受“远古记忆”;将某种神秘文字充斥于某个特别的旅游环境中等。又如白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当做吉祥的瑞兽,可借拟人化的白鹿的表演,象征国泰民安,盛世昌隆的情境。6.戏剧化借助魔幻的非线性塑造手法,游客可以跨越时空与各种人物、各种场景,或历史,或虚构,或传说,或宗教经典进行互动,营造趣味化,类似封神榜时代的来临,对现实生活富有诗意的猜测与充分的想象。游客扮演各类“神魔”角色,主动、个性与情感地体验消费。7.个性化“新现实主义”诉求,满足更加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猎奇喜好,要求在旅游环境设计中要体现差异性,注重以差异化的旅游环境满足不同游客的心理需求。魔幻高于生活也源于生活,正是有现实生活的烦扰,才使人们想去感受魔幻世界的无忧无虑,它的价值也体现于此。在旅游环境设计过程中,追求唯我独有,只有独特的东西才具有生命力,才有突出的价值,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形象设计为个性化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魔幻现实主义是以一种开放的、随心所欲的、游戏的心态对待旅游中的多元文化、多种选择和多种路径来破解现代旅游的公共性,从而重建旅游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三)魔幻和现实的混搭,创新独特的文化亮点标新立异,提升游客的体验。一个地方可能就因为有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公园或韵味独特的建筑或酒店,就可能吸引无数的游客到来,带动这个地方旅游的发展。魔幻现实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在后现代时期,讽刺、隐喻、诙谐、折衷主义、历史主义、非联系有序系统层都是允许的。

(四)某些特定文化的最佳表达手段神鬼类、传奇类、预言预兆类、象征暗示类、荒诞类及轮回类成为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符号表达。[3]神秘意识的具象化处理,是表达“梦境与幻想”的有力手段,中国拥有丰富的“神魔鬼魅”文化,神话原型是重要创意源泉,如神魔题材的远古神话、传说、佛道经典及鬼文化等神秘文化,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本土化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中国鬼文化由来已久,《聊斋》是突出表现。鬼,这一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怪物,历久不衰,经世不灭。丰富的民间传说,再现了人类图腾崇拜的辉煌顶峰,各类鬼屋不乏成功开发的案例。人们是谈鬼色变,心跳加速,那毛骨悚然的恐怖场景无不让人遐想到阴曹地府牛头马面的阴间世界。又如充满奇幻的《山海经》等。

二、魔幻现实主义设计手法在旅游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是借用,因此要充分考虑旅游环境设计场域的特殊性才能适得其用。

(一)设计应注重与文化的深度结合,而不是单纯地惊恐与夸张不断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魔幻现实主义旅游环境设计,正如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深的拉丁美洲文化烙印一样,其内容广泛地吸收了古代印第安的神话传说,大量使用本民族的方言俗语,因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以具体的中国传统真实文化为依据,通过想象将其上升为幻象,创造出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新的“现实”,即梦幻的旅游环境,让现实的生活内容与魔幻的艺术情境并置共存,避免盲目地标新立异。特别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创作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的民族化的“魔幻”体验,如此才能更加具有独特性。只有本土文化才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追求景观艺术独特性的新主张,充分运用独特的视角,整合旅游地的地脉与文脉,带领游客穿越空间和时间去访问地方的过去,实现独特的本土情景化效果。

(二)注重现代高新科技的应用,实现深度玄幻体验与更高层次的美学体验魔幻除了是一种视觉更新,还应该是一种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魔幻题材给声、光、电等高科技的综合运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采用“媒体交互”的技术、三维投影技术、现场增强现实技术等,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魔术”将延伸我们的感官,环境响应我们的触摸,与环境产生互动。使游客觉得此物此景为从未感受过的东西,几乎是一种“外星体验”,以魔幻现实主义融汇古今。魔幻现实主义旅游环境与活动的设计广泛采用仿生、变形、扭曲、倾斜、3D等诸多高难度的技巧打造出魔幻世界的感觉,给人视觉、听觉、触觉上的强烈的冲击。除了供大家娱乐、观光、体验外,还具有一定的科普价值。例如,桂林九马画山景区即可利用立体成像技术,赋予九马不同的神奇经历以展现马文化。魔幻的最大特点(也是魅力所在)就是:无法用逻辑解释,你不可能知道怎么实现,更无法学习。因此魔幻现实主义的旅游环境设计追求卓越产品离不开高新科技的支持。将电影中的惊险刺激、动漫中的魔幻场景、神话中的神奇故事带入到现实当中均需要运用高新技术。将神话中的魔幻色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视和传达,表现出强烈的神奇色彩,让人们在现实中体验到不一样的魔幻,在魔幻中体验到不一样的现实。

(三)应该由单一景观向群体景观扩展由静态景区向静态景区与动态景观相结合扩展。如美国内华达州火人节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艺术创新设计的乐园,成为一种魔幻式的短暂的超越现实的生活方式。比较典型的还有迪斯尼主题公园,它运用现代科技,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和刺激的“迪斯尼幻境”世界。巴黎迪士尼乐园分为五个主题园区,包括:美国小镇大街、冒险世界、边域世界、幻想世界及探索世界。它除了童话仙境外,还同时是一个大集市,也是一个市民中心,附带着老祖母的农场、童子军巡逻队、科学幻境。又譬如让你穿越时空的英国“狄更斯世界”以及一个可以让你回到苏维埃时代的立陶宛的克格勃主题公园等。

(四)注重活动设计,将现实游戏化魔幻空间能给人奇异又带有幻觉的效果,以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为蓝本,闪现创意和灵感,在旅游环境中加以再设计与开发利用,应特别注重活动的设计。为活动之游客设计仿佛是梦中人的场景,他们来之蹊跷,去之迷离,或死人复活,或鬼魂与世人对话,或展现神奇的力量与能力,一切尽在荒诞怪异的情节之中。诸如“灵魂的监狱”、“生命实验室”及“灵能体验场”等主题化的活动设计。

友情链接